昌吉市以非遗体验深化“蜂巢”行动,服务群众零距离
2025-11-24 18:13:02
来源:昌吉市零距离
11月21日,昌吉市在曦隆枫叶广场工会驿站举办了首场“爱在昌吉 蜂享幸福”——“指尖传承·非遗润匠心”文化体验活动,中山路街道辖区37名青年参加了活动。
活动中,社区宣讲员解读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和“十五五”规划中提出的“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内容,并结合昌吉市非遗剪纸的艺术特色、新疆社火的历史渊源,用案例阐释非遗保护对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同时还播放了昌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郝宪义的短视频,配合图片展示,让青年们直观感受非遗魅力。
在非遗体验环节活动邀请社区剪纸老师现场教学以“中国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讲解剪纸基础技法如折叠、裁剪、图案设计等指导青年们一起动手创作大家拿起刻刀、剪刀相互交流技巧、分享创意红纸在指尖翻飞刻刀在手中灵动穿梭一张张普通的红纸逐渐变成寓意美好的艺术作品
市民彭荣说:“自己亲手剪出喜欢的图案特别有成就感,真心希望能有更多机会接触这些珍贵的传统文化,它既丰富了业余生活,又让我们对非遗文化多了一份敬畏与热爱!”
“以前总觉得非遗离我们很远,其实就在身边。学习时我不仅掌握了剪纸技巧,更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希望多参与这样的活动。”市民恩沙尔说。
曦隆枫叶广场工会驿站作为昌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整合基层公共服务资源,延伸文明实践阵地服务的触角,以政策宣讲、文化传承为核心,通过非遗体验、亲子互动等形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让文明实践活动接地气、入人心,确保“巢”有实能、“暖”有实效。此次活动突破单纯宣讲模式,将非遗传承与文化浸润转化为可参与、可体验、可感知的实践内容,不仅让青年市民在互动中提升了文化素养与非遗认同,更在沉浸式体验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激发青年们的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
此次活动也是昌吉市委宣传部联合组织、工会等部门进一步深化文明实践“蜂巢”行动的具体实践,初步精选市域内6个承载市民、户外工作者休息、避暑、防寒、阅读等功能的党群(工会)驿站打造“蜂”享小站,后续还将针对外卖员、出租车司机、公交车司机、环卫工人、园林工人等不同群体陆续开展多场活动,通过拓展阵地覆盖,优化服务功能,创新活动形式,真正做到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触角就延伸到哪里。
活动中,社区宣讲员解读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和“十五五”规划中提出的“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内容,并结合昌吉市非遗剪纸的艺术特色、新疆社火的历史渊源,用案例阐释非遗保护对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同时还播放了昌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郝宪义的短视频,配合图片展示,让青年们直观感受非遗魅力。
在非遗体验环节活动邀请社区剪纸老师现场教学以“中国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讲解剪纸基础技法如折叠、裁剪、图案设计等指导青年们一起动手创作大家拿起刻刀、剪刀相互交流技巧、分享创意红纸在指尖翻飞刻刀在手中灵动穿梭一张张普通的红纸逐渐变成寓意美好的艺术作品市民彭荣说:“自己亲手剪出喜欢的图案特别有成就感,真心希望能有更多机会接触这些珍贵的传统文化,它既丰富了业余生活,又让我们对非遗文化多了一份敬畏与热爱!”
“以前总觉得非遗离我们很远,其实就在身边。学习时我不仅掌握了剪纸技巧,更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希望多参与这样的活动。”市民恩沙尔说。
曦隆枫叶广场工会驿站作为昌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整合基层公共服务资源,延伸文明实践阵地服务的触角,以政策宣讲、文化传承为核心,通过非遗体验、亲子互动等形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让文明实践活动接地气、入人心,确保“巢”有实能、“暖”有实效。此次活动突破单纯宣讲模式,将非遗传承与文化浸润转化为可参与、可体验、可感知的实践内容,不仅让青年市民在互动中提升了文化素养与非遗认同,更在沉浸式体验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激发青年们的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此次活动也是昌吉市委宣传部联合组织、工会等部门进一步深化文明实践“蜂巢”行动的具体实践,初步精选市域内6个承载市民、户外工作者休息、避暑、防寒、阅读等功能的党群(工会)驿站打造“蜂”享小站,后续还将针对外卖员、出租车司机、公交车司机、环卫工人、园林工人等不同群体陆续开展多场活动,通过拓展阵地覆盖,优化服务功能,创新活动形式,真正做到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触角就延伸到哪里。
(记者 张圆圆 通讯员 盖超)
责任编辑:王亚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