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以民生实事托举百姓幸福生活
昌吉市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通过推进重点项目、优化政务办理、夯实社区服务等一系列扎实举措,持续提升民生福祉,让全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见行见效。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就“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作出重要部署。昌吉市住建部门积极响应,率先在政务服务领域实现突破。在昌吉市市民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中心通过优化流程,在全疆率先实现不动产登记与房产交易一体化办理,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将全会精神转化为优化营商环境和便民服务的具体行动。
昌吉市民张明文说:“现在来这里办事,工作人员态度好、业务熟,让我们老百姓感觉相当舒服,心情也好,更方便了。”
在优化政务服务的同时,昌吉市住建局持续推进重大民生项目建设。今年以来,该局聚焦道路建设、供排水管网、老旧小区改造、污水处理、保障性住房等13个重点民生项目持续发力,切实把发展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可感可及的幸福体验。在专题学习会上,党员干部们进一步明确,要将全会精神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确保各项民生工程落到实处。
昌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筑业管理室副主任王颖说:“我将立足工作岗位,在强化工程质量监管、优化审批流程、提升建设质效等方面积极作为,为昌吉市住建领域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记者 袁琪浩 通讯员 曹圆媛)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焕发出勃勃生机。绿洲路街道各社区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着力破解“急难愁盼”问题,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庭州社区深入践行全会“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的精神,精准聚焦老年人“做饭难”问题,精心打造社区助餐点,并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上门服务。
庭州社区居民汪映雪说:“我家就在后边,有时候来不及做饭了,我就到这儿吃饭。饭菜很好,也很便宜,很方便。”
在河畔社区,舞蹈室、棋牌室、爱心理发点和健康体检室等各类功能空间一应俱全。去年以来,社区充分利用闲置空间,投入资金建成7处多功能场所,并每月常态化开展便民服务活动。如今,在家门口享受便捷服务、参与文化活动,已成为昌吉市众多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写照。
“通过‘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的治理模式,有效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会精神正通过一件件民生实事,转化为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绿洲路街道河畔社区居委会主任李姣姣表示。
(记者 宋姚洁 通讯员 库思利 马蕊 孙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