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节到全局!昌吉市公共机构“节能组合拳”打出双赢战绩
近年来,昌吉市持续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通过创建各级节能示范单位节约型机关和节水型单位,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智慧节水,从细节做起:
走进昌吉市人民政府党政综合楼,“节约用电”“绿色低碳”等宣传标识随处可见。大楼安装了智慧水表和数字给水控制柜,实现对用水情况的实时监测与分析,大幅降低水资源消耗。
食堂也毫不逊色——“智慧食堂”管理系统实现自助分餐、精准备餐,有效减少餐饮浪费。
无纸办公,节能更高效:
会议室内,工作人员正用平板电脑线上学习节能条例与文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积极推行绿色办公模式,落实无纸化办公,不断提升节能效率。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办公室工作人员陈志娟介绍,我们以世界水日、节能宣传周等节点为契机,开展节能知识竞赛、趣味活动,营造良好节能氛围。
绿色出行,新能源助力:
昌吉市人民政府党政综合楼内各单位共购置和租赁50辆新能源汽车,建有20台充电桩,“绿色出行”正在成为干部职工的新选择。
智能改造,节能更精准:
新区综合办公区每层都设置了中水回收桶,实现废水循环利用;公共区域全部更换为微波雷达感应LED灯,做到“人来灯亮、人走灯暗”;5部电梯加装能量回馈系统,将制动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实现二次利用。
据昌吉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新区综合办公楼负责人沈生军介绍,灯光感应距离2至8米,平常亮度30%,人车经过时100%亮起。电梯节能回馈系统年节电约1.29万千瓦时,节约标煤1583公斤,节省电费6162元。
示范引领,节能结硕果:
自2012年启动节能工作以来,昌吉市已成功创建:国家级节能示范单位3家、自治区级4家、州级5家、节约型机关38家、节水型单位123家、完成14家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审计。
昌吉市正用实际行动诠释“节能降碳 机关先行”,推动智慧绿色办公,从机关走向全市,让节能新风蔚然成风。
(记者 林如梦 陈颖(实习)通讯员 马伟)